善用「好好斗」 處理小型建築廢物
農曆新年將至,本港不少商店及家庭正進行裝修,務求為新一年帶來煥然一新之感。翻新家居和店舖固然是好,但切忌貪圖一時便利,非法棄置建築廢料,否則可能觸犯法例。上月中,一名貨車司機涉及3宗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個案,被裁定違反《廢物處置條例》,判罰款1.8萬港元。事實上,食環署於2020 至 2021年期間,根據《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》檢控多名非法傾倒大型垃圾及建築廢料人士,發出超過4,50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。為進一步打擊非法棄置垃圾等行為,食環署現於本港接近300個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,加強監察及執法。
胡亂棄置建築廢物 屬違法行為
眾所周知,隨處棄置建築廢物屬違法行為,但為何不少裝修公司仍選擇挺而走險?全因他們不願承擔高昂的運輸及廢料堆填費用。為鼓勵市民及業界合法處理建築廢料,環保署早年透過「回收基金」,推出由業界主導的「建築廢物收集及回收服務先導計劃」,只要市民和裝修界人士將建築廢物正確分類後,便可通過「好好斗」流動應用程式,按地區以低廉價格預約回收服務。回收商現時按建築廢料重量收費,初步定價:
惰性建築廢物 (如:石塊、瓦礫、土、泥、沙、混凝土):$71 / 公噸
非惰性廢料 (如:竹枝、木料、植物、有機及金屬物料): $200 / 公噸
整個試點計劃於去年初以集運方式在深水埗率先推行,成效顯著,服務至今已擴展至港、九新界合共14個地區,當中包括四個全新地點:元朗、觀塘、將軍澳及香港島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「好好斗」應用程式現時只支援小型建築廢料回收,施工地點的工程承辦價格須為100萬以下,超過此金額上限的承辦商必須按照法例規定,自行開設政府廢物處理設施帳戶處理有關廢料。而每個施工點每月最多只可使用服務3次,每次回收廢物數量不可多於半個環保斗體積 (約為20袋 或1公噸廢物) 。
回收所得之可重用惰性建築廢物將用作填海或土地平整工程,只要市民和業界攜手以正確方式處理建築廢料,就能轉「廢」為「材」,為建築廢料賦予二次生命,達至可持續發展效益,長遠解決困擾本港多時的非法處理建築廢料問題。
香港工程裝飾商會會長
余錦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