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討會探討歷史建築去或留
2021年5月07日

2020年底「出土」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,引來不少歷史及建築學者、保育團體甚至是市民大眾的關注,各種說法及意見紛紛出現,大家都熱烈討論是否應該保留有關水庫,甚至是改建成保育地點。這個百年蓄水池的出現,喚醒了社會對城市發展及文化保育議題的興趣,商會藉此聯同工程界社促會聯合舉辦一場研討會,討論文物保育價值。

 

所謂的文物價值即是歷史價值、建築價值、組合價值、社會及地區價值、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的總和。這個逾百年歷史配水庫帶古羅馬式建築風格,紅磚拱門、花崗岩立柱及混凝土拱形上蓋營造出典雅氛圍,而建築物內100條立柱則突顯其壯麗宏偉一面,大大增添其建築價值。此外,這個配水庫當年是「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」項目之一,能將食水從九龍水塘輸送到荔枝角濾水池,對九龍居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水務措施,可見它的歷史及社會價值極其重要。

 

由主教山的「出土」引伸出,其實歷史建築的去或留向來是城市發展的一大議題,爭辯雙方面對的挑戰都不同,像今天大多數人傾向保留配水庫,但配水庫作為一密閉空間,如何才能於不影響其建築結構的情況下進行保育甚至是活化?水務署便想到,以現今的創新科技進行另類保肯宣傳,推出「配水庫360度虛擬導覽」,市民可以安坐家中就能欣賞其內籠及外貌,一覽無遺。無獨有偶,本會早前亦利用新科技套用於裝修工程、文物復修翻新上,以立體掃描技術掃描出西環魯班廟現貌,為這個同樣逾百年歷史的一級建築物提供平面圖則作日後復修用途,甚至以3D打印出魯班廟的實物模型,過程中絲毫不會對建築物造成損害,不失為保育文物的一個好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