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文章 - 建築科技發展 兼容舊時代建築
2021年10月18日

建築科技發展 兼容舊時代建築

城市發展急速,伴隨而來的大多是對舊建築的無情拆遷,現時舊建築得以保留及活化有賴於建築科技發展蓬勃,例如「618上海街」項目便應用「建築信息模擬」(BIM)技術,在設計階段時,已經在BIM模型詳列有甚麼保育結構或部件必須保留,且不可破損。

其實早於2018年,施政報告已提出3,000萬元以上的工務工程項目必須採用「建築信息模擬」(BIM)技術,以推動建造業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設計和建造工作,大幅減低施工上的人為錯誤,同時提高建造效益。其後,政府在2020年發布的《香港智慧城巿藍圖2.0》更提出超過130項措施,鼓勵應用創新科技,包括使用「建築信息模擬」(BIM)讓市民感受到智慧城市為日常生活帶來的方便,措施範圍包括舊區建築活化、斜坡安全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、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。

建築信息助打造智慧城市2.0

據2019年統計,全香港有逾萬幢樓齡50年或以上的老舊住宅建築,這些舊樓普遍缺乏完整及更新的佈局圖和平面圖,為管理及維修樓宇帶來不少挑戰。有見及此,本港一所大學團隊研發了三維移動測圖系統(移動測量背包),配合BIM技術獲取三維地圖,更可用於建立空間數據,有助舊樓活化和維護,及智慧城市的多領域應用。

為了探討建造業科技化的發展,本會於10月8日舉行「建築、工程及裝修行業如何實踐數碼化」研討會。當日演講嘉賓包括以測量師學會前會長身份參與的筆者、建造業會議會行業發展經理黃春權博士工程師、Oodles項目發展經理黃國安先生、諾達科技首席市場官林智祥先生,參加者橫跨工程、設計、測量及建造業,會上大家加深了解不少有關「建築信息模擬」(BIM)的好處、應用及未來趨勢。相比亞洲鄰國,香港以往在BIM的發展可能比較緩慢,但相信有了政府的推動後,未來應用BIM的機會將更加普及化,以打造更具「智慧」的香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