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者委員會過去7年接獲超過1,200宗家居裝修投訴,大致與服務質素參差、延遲交貨及價格糾紛有關。為了減少裝修工程上不必要之誤會,裝修從業員和業主應多加溝通,確保雙方了解裝修要求及相關細節;亦可考慮善用創新科技,從挑選物料、制定報價單以至建構效果圖都一一清楚記錄。
選錯建材物料,又或者裝修效果未如理想,往往導致業主與裝修公司產生分歧,坊間一些新研發的創新科技或能解決有關市場痛點。近日,本地一所裝修科技公司通過結合開源軟件和自主編碼,研發出能夠識別任何家居相片或效果圖的室內設計AI模型;當用家於室內環境拍攝真實照片後上載至平台,系統便會即時呈現實景,用家只須在系統預設材料庫中選取心儀建材和傢具,便能進行實時配搭;用家亦可輸入個人喜愛風格,系統隨即生成獨一無二的設計圖像,助他們按照實際環境尋找裝修靈感。有關AI軟件不但能夠協助業主實時預視裝修成果,更可清楚記錄他們挑選的材質和傢具,從而精準規劃裝修預算。
了解額外收費內容 免失預算
根據消委會去年一項調查指出,本港近八成受訪者於聘用裝修公司時主要考慮價錢和折扣,其次方為公司聲譽。亦因如此,現時有不少不良裝修公司以超低價,甚至「零按金套餐」吸引潛在客戶,待開展工程後,業主才發現早前接收的報價單過於簡單,與實際工程收費存有明顯偏差,惟已經為時已晚,騎虎難下,只能為此等失誤「埋單」。為了減少有關裝修糾紛,業主應在施工前,仔細與裝修公司協商細節,無論是工程範圍、選擇材料,抑或每項工序,都應清楚羅列在報價單和施工圖上;業主亦有責任主動了解額外收費內容,特別是代購項目(如:瓷磚、潔具及燈飾等材料)是否設有統一報價,避免大失預算。即使順利開展工程,業主亦應不時到場監督,以便發現問題時能迅速提問。
業主對家居裝修總會抱着一絲期盼,若想在整個過程中減少遇上項目超支、工程延誤,甚至與裝修公司發生任何爭議,業主都應時刻跟裝修公司保持緊密溝通,必要時更可利用創新科技定立設計佈局和預算開支,為打造理想家居踏前一步。
香港工程裝飾商會會長
呂迪祈